一是實施“強鎮筑基”行動,通過將力量向鄉鎮駐地學校傾斜,著力辦好鄉鎮駐地的初中、小學和幼兒園,對鄉鎮范圍內其他學校形成輻射帶動作用,目前已制定了市縣校三級實施方案,成立了市縣兩級工作領導小組,按照“重點突破、梯次建設、全域提升”原則,確立了省級試點7個,市級試點23個,縣級試點15個,三級試點覆蓋率達到了近30%。
二是實施“強校擴優”行動,組織縣域內優質學校通過托管、集團化辦學、結對聯盟等方式幫扶鄉村學校,實質性參與、推進鄉村學校教學研究、課程建設、管理改革、文化建設、質量評價等工作。目前全市已成立教育集團33個、教育聯盟校27個、教學共同體15個。
三是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,2016年以來,全市累計補充教師2萬余人,其中70%以上分配到農村中小學任教。制定了《菏澤市基層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任職資格破格申報指導條件(試行)》,對不具備規定學歷、任職資歷,但長期扎根農村學校,業績顯著、貢獻突出的教師允許破格申報基層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任職資格。對符合相應職稱評審條件的鄉鎮學校在編在崗教師,在鄉鎮從事教學工作累計滿10年、20年、30年申報相應系列職稱,不受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,評審通過的,可設特設崗位予以聘用。
四是著力改善農村寄宿制學校取暖條件,聚焦學校供暖設施運轉、日常取暖經費撥付、突發事件和極端惡劣天氣應急響應機制建立、安全責任制落實等重點環節,市教育局把取暖作為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改善的重要內容,共規劃改善農村寄宿制學校取暖項目37個,新增取暖設備(空調、電暖氣)3.86萬臺,新增或改造電路28.95萬米、變壓器153臺,新增或改造取暖面積182.34萬平方米。
五是打造博愛學校品牌,著眼于解決深度貧困家庭解決子女入學問題,于2018年8月,菏澤市第一所博愛學校單縣博愛學校成立。2019年,菏澤市將博愛學校建設工作作為“突破項目”重點推進,完善全市特困家庭兒童入學機制,確保每名學生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。菏澤博愛學校辦學模式得到了社會廣泛認可,被作為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,目前菏澤市各縣區的博愛學校逐步投入使用,共有2300余名孤困兒童圓了自己的“上學夢”。